投资与合作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关于云南青年诗人作品联展的讨论

主持人宋家宏:《边疆文学》和《滇池》是云南两家很有影响的刊物,这次与我们“云大评刊”合作,由我们与刊物编辑一起选稿,然后同时在两家刊物上发表。这就是“联展”。在云南当代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,两家刊物各有自己的影响,但相互的联动行为却没有,与高校的合作也没有过。以这样的方式推出诗歌、诗人,不仅使当月刊物的诗歌发表在量上是大的突破,更主要的是对“好诗”选择也有了更为宽阔的视野,不是由一两个诗歌编辑来选择,也希望因此能从整体上呈现云南诗歌不同的风格面貌。“云大评刊”特意邀请了几位在诗歌研究方面较有成就的博士、硕士参与这次联展选稿,他们的视野、诗歌观念更多地带有“学院”的特色,从附于作品后的短评可以看出他们的眼光。在选诗的过程中,他们都特别重视“新人”,希望能从这些作品中发现新人,推出新人。

今天我们围绕几个问题,从不同的方面对这次“联展”说说我们的看法。在各位说的时候可展开一些,对诗人诗作的评说,优劣长短皆可言说。对云南诗歌创作的看法等也提倡直言。

一、整体:中国诗歌创作的重镇

主持人宋家宏:这次联展我们共收到256位云南诗人的作品,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。还有一些外省的来稿,因为与我们的征稿启示要求不符合,没有进入选稿范围。这么多的年轻人在写诗、在向刊物投诗稿,我不知道其他省如果也做这样的事,会不会有如此热烈的响应?虽然文学不能以量来说明问题,但这种热烈的气氛确实让我感受到了云南是中国诗歌创作的重镇。尽管我们都没有读过全部作品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,实在太多了,但推选出来的作品又交叉阅读过。想请各位先说说你们的总体印象。

祝立根(《边疆文学》编辑):总体觉得这次联展的稿子还是不错,基本展现了云南青年诗人的风貌。联展也尽可能地将各种诗歌风格和诗歌美学包括其中,所谓的地域性书写、民族性书写,口语化、学院化等等也都有所展现。当然遗珠之憾不可避免,不尽人意的地方肯定也很多。就这批稿子而言,很多诗人的美学、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,语言需要更多的锤炼。诗歌写作太难了!这需要天赋更需要持久不断的艰苦学习和潜心研究。这是我对这次联展的总体印象,当然对于诗歌写作的难度和要求,我也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的。

胡兴尚(《滇池》编辑):总体来说,参与联展的三个年代的诗人诗歌各具风格与标识,70后诗人诗风的成熟与通透,他们是云南诗歌的高地;80后诗人诗歌样本更多样化一些,少数诗人已形成独具个性的表达,他们是云南诗歌的中坚力量;90后诗人出手不凡,相比之下他们的诗风更具探索和实验性,他们在努力探寻诗意表达更多可能的突破口,并初具成效。

纪梅(云南大学文学博士):就我所读到联展诗人的作品来说,总体上呈现出对农业意象和自然意象的特殊偏爱,如村庄、炊烟、树木、秋日、田野、麦苗、黄昏、云雨风等气象,以及芦苇荡、鸟鸣、鲜花等动植物,还有文学艺术千百年来亘古的主题:故乡、亲人、亲情和爱情。这些题材和意象曾经反复出现于前现代诗人的诗作中,因为它们确实构成了古代诗人的生活内容——不是背景和情调性的东西,而是生活的一部分。然而今天的诗人大多生活于现代化的城市,或者是在物质方面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运行的县城,这种情况下,如果仍然执着于描写农业意象和自然意象(即便是回忆中的),并且在写法上不能更新的话,虽能够呈现出优美、清雅、静和的诗歌情调(有诗的情调并不必然成为诗),也容易显得同质化和复古化。当然,在一些成熟和新锐的诗人那里,也出现了对城市生活和县城生活的关注和处理,并且处理得比较成熟,这是可喜的。

陈林(云南大学文学博士后):坦白说,我还从来没有这么集中、密集地阅读过这么多诗人诗作,令人欣喜的是,总能遇到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好作品。这次联展的作品整体上是有相当水平的,虽然难免会既有平庸之作夹杂其中,又有遗珠之憾,但它基本能代表云南青年诗人的水平应当是无疑的。在云南的文学创作中,诗歌是最具实力也最有影响力的。这次青年诗人集体亮相,晒出他们的羽毛,也可管窥他们的实力。如果说所选诗人撑起了南高原诗国的一片星座,那么他们中的佼佼者几乎是一家有一家的风格,有很高的辨识度。这次联展的群体虽说是云南青年诗人,但它的构成是多样的,既包括云南籍目前在外学习工作的,也包括外省现在在云南生活写作的;从年龄结构来看,覆盖了从二十岁左右到四十多岁。这种多层结构保证了联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。